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
受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学校的项目需求,拟建该设计方案中的“校园网络视频录播、点播和直播”的项目方案。
校园环境:
学校初建时的规模(含班级数、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
一中心总:班级数个35,学生人数1256人,教职工人数人185人。
当时中心校:班级数6个其中六年级两个班,学生人数240人,教职工人数18人。
学校现在的规模(含班级数、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
一中心总:班级数102个,学生人数3325人,教职工人数305人。
中心校:班级数24个,学生人数938人,教职工人数95人。
第二部分:
学校成立的背景:
1986之前,黄村镇没有中心校,只把当时的高米店小学称为中心校。1986年,为了适应当时农村教育的需要,由黄村镇政府投资在现在的校址建起一所学校,即黄村镇中心小学。
学校简介
中心小学始建于1986年。位于黄村卫星城金华寺东路3号,是一所镇办镇管学校。历任校长有:查保森、郝长有、张素英、赵恩怀、张玉芹,现任校长是郝素梅。
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包括1所中心校,8所完小,现有师生3600余人,102个教学班。教师队伍中,中学高级教师7人,小学高级教师169人,占教师总数的51%;大专及以上学历257人,占教师总数的78%。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4名。
中心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938名,教职工89名。在职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55名,占教师总数的61.8%;大专及以上学历73人,占教师总数的82%。北京市学科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7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8人,科研骨干教师1人,骨干班主任5人
建校初期,有教学班6个,教职工18人,学生240人。学校占地面积921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62平方米。主要建筑设施是一座两层的教学楼及大礼堂、学前班、办公室等平房附属设施。
1997年11月,黄村镇政府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新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学校占地面积921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7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面积5000平方米,办公用计算机71台,图书20000册。固定资产总值1960万元。
学校建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四网四室两厅一站”:教育教学管理网、双向可控闭路电视教育网、计算机网、广播网;语音室、计算机室、多功能教室、电子备课室;多功能报告厅、会议厅;卫星地面接收站。各种专业教室配备齐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现代化的服务。学校创建了六种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一是计算机网络教室,它是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培养学生基本信息素养的场所;二是多媒体网络教室,它是开展各科网络教学研究,提供观摩研讨的场所;三是多功能报告厅,它是开展各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观摩、研讨的场所;四是各班装备电视机、实物展台、1台教师计算机、3台学生计算机,形成的多媒体教室,实现“班班通”、“班班都是多媒体教室”,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的需要;五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提供了及时反馈与互动的工具,适用于多种教学模式;六是专业的录课室,提供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两种环境模式,是制作高水平课堂实录的场所,制作课堂实录用于教学研究、分析、评价;校园网的开通,为开展课题实验奠定了设施基础。并开展五个一教学活动。200米塑胶跑道操场,是学生开展各种室外活动的场所。
学校长期坚持发展高标准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形成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发挥“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心理健康和英语教学的办学特色。2005年7月,我校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命名为“全国外语实验学校”。2006年,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十佳学校、北京市奥林匹克示范校。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做准备”的办学理念,实现“质量优秀、全面发展、特色突出、效益显著、整体优化”的办学目标。
我校还一直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办学方针,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研究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在重视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涌现出了“舍己救人的模范教师”潘月兰老师,潘月兰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奋发向上。潘老师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光荣称号,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杨尚昆、万里、王震的接见。熊倩老师以甘愿做绿叶的情怀,竭诚尽智,为学校、为青年教师托起明天的姹紫嫣红的花朵,无私的奉献着,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秉承一中心的光荣传统,一中心的年轻教师们汲取着营养,学校涌现出一代青年教师的榜样,胡伟老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何艳梅老师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班主任”、北京市紫禁杯特等奖。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建校20多年来,学校为获得以下奖项:2004年9月,经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委会评审,市政府批准,《网络环境下学与教模式的研究与实验》获北京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研究成果刊登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北京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集萃——共同的追求》一书中。填补了大兴区的空白。连续4次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小学;2004年10月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单位。
在北京市第十八届小学生“迎春杯”数学科普活动日计算机竞赛中6名学生获“最佳创新奖”和“实践奖”。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研究论文、教学软件获国家级奖励37项。
学校被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全国学校与家庭合作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中国少年先锋队科研实验基地”,荣获“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电化教育优类校”,“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电化教育先进集体”,“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先进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单位”,“小学英语教材教法试验基地”, “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阳光心语行动示范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百所好家长学校”,“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学校”,“北京市少先大队星星火炬奖”,“首都先进少年军校”,“首都(警)民共建先进单位”,“首都(警)民共建标兵单位”,“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大兴区“小学示范学校”,“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等称号。
该校校园网络铺设广泛,主干网络成千兆网络。有着丰厚的网络优势资源!该校全面注重学生教育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等方面有着很好的成绩,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本校的校园网网络及各类网络设备资源,因此该校委托北京奥酷视讯厂家的合作经销商进行招标购置一套适合本校校园应用的网络视频直播、录播和点播应用系统。
该校有摄像机多台作为流媒体视频直播信号源,同等,校园内部有DVD机及多台计算机。
校园需求:
1、利用现有的网络设备,将各类视频节目在网上实时直播,提供码流调整功能,方便实际直播情况。
2、系统基于H.264编码,采用FLV视频格式,用户观看视频点播及直播不需要下载其他非标准播放程序,以保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进行高质量的视频直播,要求画面的质量、稳定性、延时性都要非常的好。
4、整个平台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5、支持在直播的同时将采集到的信号实时录制成FLV等视频格式的视频文件资源。
6、采用两路高清摄像机信号源,采用高清音视频流的采集编码的功能。
详细功能:
1、支持使用高清摄像机进行现场是摄录工作;
2、支持现场直播;
3、支持网络视频文件资源的录播、点播;
4、拥有统一管理视频文件资源的网页或窗口,能够完善的管理视频资源;
5、嵌入到原有网站中,生成点播视频列表,供用户进行视频点播功能的操作。
方案设计:
软件平台:奥酷流媒体网络视频直播系统软件平台 (AOKU Media Server V5.0)—简称:AMS
说明:安装在流媒体服务器上,为用户提供视频直播、录制、视频点播、网页接入等服务。
数量:1套
硬件平台:奥酷便携式高标清网络视频直播盒(AOKU VE-801)
说明:将模拟信号或VGA高清画质传输信号进行采集编码,并以RTMP流的方式对外提供直播发布,通过网络传送到流媒体服务器上;
数量:1台
北京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创意园3-3-103
(联系就说在DAV音视工程网上看到的)
support@bjsin.cn;yx@bjsin.cn
010-82896426
北京北极星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奥酷AMS、北极星通BJSIN)专注于专业流媒体产品,网络音视频应用,是较早从事流媒体产品开发及应用推广的团队。奥酷AMS流媒体产品开发及应用多年,基础扎实,技术过硬,能熟练应对各复杂情况,对内网视频直播,公网视频直播,视频点播,内网IPTV,互动直播,视频监控视频直播,会议录播,多媒体录播课堂,多媒体信息发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远程开标,庭审直播等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